沉默的荣光翻车,吴石将军成感情挂,观众吐槽:历史岂能儿戏!
最近,电视剧《沉默的荣光》在网络上真的是被骂惨了。
明明是打着谍战、历史的招牌,结果越演越离谱,观众一边摇头一边吐槽,甚至连不少老粉都说“再不改就真成烂剧范本了”。
很多人可能还没追,觉得名字挺正气,讲的肯定是地下工作者的传奇,但实际上,播到现在,剧情早就跑偏到让人看不下去。
最让人受不了的地方,就是剧里把历史人物塑造得一点都不像原型。
吴石将军,这本来应该是个沉稳、机警的高级间谍,结果剧里每隔三五集就要陷进感情纠葛,跟女联络人朱枫的见面频率比邻居串门还高。
观众调侃说,这俩要不是在演谍战,就是在演偶像剧。
明明那个年代地下工作是要命的事,见面都是靠纸条、单线联系,剧里搞得跟街坊聚会一样轻松。
而且朱枫三天两头往吴公馆跑,叮咚一声就进门,敌特机关就像睁眼瞎一样,谁来都不管,这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人直摇头。
更离谱的,是把感情戏写得比谍战还长。
朱枫在吴公馆吃顿饭,段太太立刻跟上造谣,说将军有外遇,王碧奎气得饭都吃不下。
后面又是聂曦出来劝架调解,硬生生折腾出一段家庭大戏。
这种家长里短的情节,放在年代剧里都嫌拖沓,结果安排在谍战大背景下,不少观众表示“看得比春晚还尴尬”。
大家想看的明明是暗流涌动的生死较量,结果变成了家务事大合集。
关键的情节也经不起推敲。
比如陈宝仓将军偷布防图,居然直接手抄情报,这可真让人笑掉大牙。
历史上真正的高级谍报人员,比如吴石,都是用微型相机暗拍,早就想好了各种保险措施。
结果剧里非要让主角冒着生命危险一点点抄,搞得跟写作业一样。
观众吐槽:“这不是当观众没见过世面吗?”还有陈泽民被捕,历史上其实就是因为大意暴露,剧里硬编出个内奸混进根据地大戏。
你要说根据地审查那么松,敌人能随便进出,那还用打仗吗?
这种改编简直不尊重历史,更是把前辈们的牺牲当儿戏。
还有一点观众特别反感,就是硬塞进去的虚构人物黎晴。
她居然能随意出入国防部,还能随手翻机密文件,事后拍拍屁股回侦防组继续上班。
现实中特务机关哪有这么玩?
这要是真发生了,历史上早出大乱子了。
这样的设定不仅脱离实际,更让人觉得编剧根本不了解那个年代的紧张氛围。
其实,观众之所以这么较真,是因为谍战剧在国内是有口碑积淀的。
像《潜伏》《风筝》这些老剧,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。
余则成、郑耀先,每一步行动都步步为营,剧情紧凑、环环相扣。
可《沉默的荣光》现在完全是靠巧合和主角光环推动,关键时刻总有神奇“救场”,要不就是感情戏抢戏,主线变成配角。
观众花时间追剧,是为了感受那个时代的真实与紧张,而不是来看主角谈情说爱、互相误会。
最让人心寒的是,制作方似乎一点都不把大家的批评当回事。
弹幕和评论区一片“请尊重历史”“别再编烂剧情”的呼声,官方却装聋作哑。
预告片还在大搞感情戏,连收视率一路下滑都没引起警觉。
像这样自说自话的态度,不仅对不起历史人物,对不起烈士们的牺牲,也寒了观众的心。
甚至有网友调侃,“这就是新版《雷霆战将》上线”,意思就是打着正剧旗号拍偶像剧,背离了观众和历史的期待。
回头看看,有些剧能成为经典,不是靠煽情和颜值,而是靠扎实的细节和对历史的敬畏。
观众不是傻子,谁真抓细节、谁在糊弄,一看就明白。
《沉默的荣光》要是再这么拍下去,别说口碑,连收视都留不住。
历史不能随便改,先烈值得被铭记,每一个细节都不该被轻慢。
希望制作团队能听听观众的呼声,别让这部剧真的变成“沉默”的那一个,被大家彻底遗忘在烂剧堆里。
便捷股票配资,股票正规平台,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