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勒斯坦驻俄罗斯大使的一句公开表态,让不少人习惯的国际棋盘多了一颗不安分的棋子。九月二十六号,他直接对媒体说,巴勒斯坦已经正式递交了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。话一出口,连中东的沙漠都像被点燃一样热闹,西方媒体更是立刻把目光转向北京。
中国的答复只有短短一段,却足够让人细细琢磨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当天说,金砖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平台,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,我们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到金砖合作,共同让国际秩序更公正合理。没有承诺,没有拒绝,只说“欢迎志同道合”。这不是客套,是策略。
时间往前推一点,就能看出巴勒斯坦的选择并非心血来潮。今年九月底,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里有157个明确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。甚至英国、法国这些过去和以色列关系密切的西方国家,也罕见地站到了巴方一边。剩下的反对者,只剩美国和以色列两家在坚持。可现实很骨感,承认是一回事,实际能不能阻止以色列轰炸加沙,是另一回事。
加沙这片土地,这一年几乎没几天安宁。刚停火没多久,以色列就撕掉协议,重新发动军事行动。连卡塔尔这种一向被认为“好说话”的阿拉伯国家,也没能幸免遭到以色列战机的轰炸。中东的骂声不断,可除了外交批评,没人真正动手。巴勒斯坦摸清了门道,靠嘴上的支持挡不住坦克炮火,要想有点安全感,就必须找到一个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站得住的靠山。
金砖的吸引力就在于,它是一个不看美国脸色的大平台。成员国包括中国、俄罗斯、印度等,GDP总量占全球36%,贸易额超过20万亿美元。更关键的是,金砖在此前的《喀山宣言》里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。这种立场与美国的态度完全背道而驰。
事实上,巴勒斯坦早有心思加入金砖。去年总统阿巴斯在与普京会晤时就提过,不过没下文。这次是第一次公开宣布已经递交申请。巴勒斯坦的算盘很明白,政治上想借助金砖平台增加话语权,不必总被美国和以色列牵着鼻子走;经济上则希望能靠金砖新开发银行的低息贷款,重建被战争摧毁的基础设施,还能将橄榄油和手工地毯卖到中国、印度这些人口大国的市场里。
中国的回应之所以耐人寻味,是因为它踩在了所有关键点上。金砖刚刚经历两轮扩员,从5个成员变成11个,眼下正处于内部磨合阶段,不适合立即新增成员。规则之外,还有现实条件限制。印度曾提出成员国GDP至少要有4000亿美元,而巴勒斯坦的2023年GDP只有188亿美元,连标准的零头都比不上,国土控制权也不完整。
所以直接答应不可能。但用“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”这一句,就能让巴勒斯坦心里有底,也在阿拉伯世界赢得好感。同时,这个词也是在明着划清阵线,告诉美西方,金砖是多边主义的阵地,不认同哪一方搞的霸权秩序。美国可以选择性失明于加沙的轰炸,还给以色列输送武器,可金砖愿意与“三观一致”的国家合作,推动秩序公平化。
外媒的反应印证了这一点。不少社交平台上,“志同道合”的关键词迅速走红,成为讨论热词。美国国务院罕见表态,要“关注金砖扩员对地区稳定的影响”,翻译过来就是担心金砖在中东抢了它的主导权。以色列的态度更直接,内塔尼亚胡公开说,反对任何提升巴勒斯坦国际地位的行为,因为这“不利于和平进程”。和平只是挡箭牌,真正的顾虑是,一旦巴勒斯坦有了靠山,未来更不好下手。
对美国和以色列来说,金砖吸纳中东国家是一个潜在威胁。埃及、叙利亚等早已在考虑加入的可能,一旦巴勒斯坦申请有实质进展,更多国家可能跟进。这会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,还会形成欧洲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支持巴勒斯坦的局面,在联合国里美以的否决权效果都会打折。
现实是,巴勒斯坦距正式成员的路还很长。国内治理体系不完整,约旦河西岸被以色列分割,加沙遍地废墟。经济实力不足,政治状况不稳,这些都让金砖短期内不可能破例接纳。但外交的进步不只是结果,还有过程。南非作为金砖轮值主席国已经表态,会按流程研究巴勒斯坦的申请。这意味着,只要走上队伍,就有机会参与。
一种更可行的路径,是巴勒斯坦先以“对话伙伴”的身份参与,例如在粮食安全、人道援助等领域与金砖合作。等经济改善、局势稳定,再申请观察员身份,逐步接近正式成员。这既不破坏金砖内部节奏,也让巴勒斯坦能实实在在获得支持。
中国这次的回应,不是单纯面对巴勒斯坦的外交辞令,而是一次带着多重信号的布局。既守住了金砖的规则,又给了巴勒斯坦政治上的鼓励,还在美西方面前展示了金砖不同于单边霸权的路线。对巴勒斯坦来说,这是一根可以握住的绳子,对观察国际局势的人来说,这是一块正在变化的地磁。
短暂的停火不能保证长远的安全,承认的票数不能替代现实的保护,巴勒斯坦很清楚这些。它换了个圈子试图增加筹码,而圈子里的中国,则用一句不多不少的话,把政治信息传到了该传的人耳朵里。中东的棋局,还在继续摆动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便捷股票配资,股票正规平台,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